动物油酸综合解析
一、化学性质
化学名称:顺式十八(碳)烯-9-酸(C₁₈H₃₄O₂)。
分子式与分子量:不同来源存在差异,部分标注为C₂₆H₄₀O₃(分子量约400.594),但主流数据以C₁₈H₃₄O₂(分子量约282)为基础。
化学特性:具备羧酸的通性及不饱和双键特性,可参与酯化、加成等反应。
二、物理性质
外观:常温下为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,凝固后呈白色柔软固体。
溶解性: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,微溶于水。
密度与沸点:相对密度0.89–0.91,沸点约286℃。
三、应用领域
工业润滑与加工
金属切削液:因高温稳定性优异,常用于金属加工,减少摩擦并延长刀具寿命。
防锈剂与增塑剂:用于金属防锈涂层、塑料增塑剂制备。
化工生产
合成洗涤剂:作为表面活性剂成分,提升去污能力。
油墨与涂料:用于调节黏度及分散性。
纺织与日化
纺织助剂:作为润滑剂或抗静电剂,改善纤维加工性能。
日化产品:用于肥皂、化妆品乳化体系。
四、工业产品规格
纯度与包装:工业级产品纯度通常≥99%,以25kg/桶为主要包装规格。
供应信息:湖北成丰化工等企业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,涵盖不同行业需求。
五、选择建议
高温场景:优先选择动物油酸(如金属加工)。
环保需求:需结合植物油酸乳化性优势,优化配方环保性。
以上内容整合自多维度工业数据及实际应用场景分析,具体选择需结合工艺条件及成本考量。
上一条: 动物油酸的主要用途是什么?
下一条: 乳化剂S-80与S-60的区别